成語《春風得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春風得意:chūn fēng dé yì
詞源: 唐·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 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詞由:公元706年孟郊考中了進士,這時他已四十六歲了。在此之前,他屢考不中; 這次考中了, 心里真有說不盡的暢快。唐代進士考試是在秋天,可發榜卻在下一年春天。孟郊看了皇榜,他本來窮困潦倒,而這下可以從苦海中被超度出來了,歡樂至極,于是騎了一匹馬,到新進士宴集的曲江、杏園去了。他只覺得馬的四蹄生風,似乎要在一天之內把長安跑個遍,看個夠。詩人策馬奔馳在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稱心如意源于金榜題名之中。詞義:在春天策馬奔馳,心情極為暢快。形容一件事做成以后洋洋得意的神態、心情。
書證:秦牧《手莫伸》:“總之,在這些‘伸心派’心目中,新社會也不過是一個獵場,可以任由他們在其中踐踏一切,呼朋引類,春風得意,縱馬狩獵。”
上一篇:成語《日食萬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普天同慶》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