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斗酒傅涼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斗酒傅涼州:dǒu jiǔ bó liáng zhōu
詞源: 漢·趙歧《三輔決錄》卷二:“佗得盡以賂讓, 讓大喜。后以葡萄酒一斗遺讓, 即拜為涼州刺史。”
詞由: 東漢靈帝時候, 中常侍張讓專斷朝政。有許多人想求見他, 請他幫忙, 但由于不容易見到他, 有個人叫孟佗, 他想了條妙計, 即竭盡全部家產, 先賄賂張讓貼身的奴仆, 這樣, 終于見到了張讓。此后,不少人羨慕起孟佗來了, 以為他與張讓有親密關系, 于是爭著拿珍貴的物品送給他。他隨即用別人的贈品轉送張讓, 張讓因此十分高興。不久, 孟佗特地又送張讓一斗可口的葡萄美酒, 張讓邊品嘗邊稱贊孟佗, 并隨即封他為涼州刺史。
詞義: 一斗酒換得個涼州刺史的官職。指用賄賂手段獲得官職、富貴。亦作“一斗取涼州”、“一斗得涼州”。“博涼州”。
書證: 唐·劉禹錫《葡萄酒》:“為君持一斗, 往取涼州牧。”宋·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 “將軍百戰竟不侯, 伯郎 (孟佗字伯郎) 一斗得涼州。”宋·陸游《比從人覓酒皆酸薄戲作此詩》: “酒盡聊憑折簡求, 不知人要博涼州。”
上一篇:成語《教猱升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斬將率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