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捕狗蠅螞蟻蚤蜰蚊虻第三》注釋,意譯與解說
沮洳、垤之祇問曰:“今有狗蠅①螞蟻蚤蜰②蚊虻,是皆無性, 聚散皆適然也, 而明噆③人, 使人憒耗④。治之如何?”“法不得殄滅,但用冰一柈⑤,置高屋上,則蠅去。又煉猛火自燒田,則亂草不生;亂草不生,則無所依;無所依,則一切蟲去。祝曰: ‘蚊虻蚊虻!汝非欲來而朋來,汝非欲往而朋往,吾悲汝無肺腸。速去!吾終不汝殄傷。’如是四遍,則不復至。”述《捕狗蠅螞蟻蚤蜰蚊虻第三》。
——《定庵全集》
【注釋】
①狗蠅:寄生在狗身上的一種飛蟲,以吸狗血為生。②蜰(fei):臭蟲。③(zan):咬。④憒耗:精神昏亂,體力消耗。⑤柈:同“盤”。
【意譯】
低濕地區及小土堆的地方神問道:“如今有狗蠅、螞蟻、跳蚤、臭蟲、蚊子、虻等,這些蟲類都沒有特操品行,一會兒聚集一會兒散開都是可以的,然而大膽地叮咬人,使人的精神昏亂體力消耗,如何治服它們呢?”“沒有能絕滅它們的辦法,但是將一盤冰塊放在高高的屋面上,那么狗蠅就會離去。再點燃烈火在田野里焚燒,那么雜亂之草就不會生長,如果亂草長不起來,那些小蟲就沒有地方依附,如果沒有依附的地方,那么一切蟲子就會離去。這時祝禱念詞道:‘蚊虻蚊虻!你們不想有意來卻又成群結伙地來,你們不想去卻又成群結伙地前往,我為你們沒有主見沒有肺腸而悲傷。快快離開!我最終不傷害你們。’如此念上四遍,這些蟲子就不再來了。”于是我記下了《捕狗蠅螞蟻蚤蜰蚊虻第三》。
【解說】
對待朋比為奸、聚散適然的狗蠅、螞蟻、蚤蜰、蚊虻,濕土堆的土地神向天神詢問如何整治它們,這些來去無性的小蟲大膽地叮咬人,使人的精神白白地消耗。寓言采用對比的手法,在前一段寫了龐然大物明目張膽地吃人事實,在本篇故事里則寫了嗡嗡的小蟲同樣損人的危害,這同樣引起人們的注意。生活中總有一些思想道德品質低下的人搬弄是非、弄虛作假、以臭氣相投結成狐群狗友,或則造謠撞騙,或則上下串聯,吹風點火鬧得雞犬不寧,這些人可謂“小人”,如小蟲一般會叮咬人的肌膚,吮吸人的鮮血,消耗人的精力。作者認為對這種“無肺腸”之流可采取轟趕法,或用冰涼之,或用火燒之,關鍵的辦法是清理環境,清除這些小蟲得以聚集的垃圾雜草,使它們“無所依”,這樣它們只好離開。但是寓言中一語道出“法不得殄滅”的天機,盡管這些小蟲沒有肺腸,但天地之廣,人海茫茫,今天它們被轟走,明天何嘗又不會來,可見除滅小蟲之法確實不易,若要真理永存,若要真善美替代假惡丑,經常掃除雜草、美化環境是何等重要啊!
【相關名言】
野夫怒見不平事,磨損胸中萬古刀。
——劉叉
上一篇:《龔自珍·捕熊羆鴟鸮豺狼第二》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龔自珍·捕蜮第一》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