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應對如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應對如流:yìng duì rú liú
詞源:《晉書·張華傳》:“華應對如流,聽者忘倦?!?/p>
詞由:晉朝時,有個叫張華的人,從小聰明過人,加之學習勤奮,博覽群書,因此他的知識非常豐富,看問題深遠透徹,而且善于辭令,當時人們很難知道他的學問有多高深。張華有著非凡的記憶力, 可謂是過目不忘。對于中國歷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他就象了解自己的手掌那樣熟悉。被拜為黃門侍郎以后, 晉武帝曾經向他了解漢朝的宮室制度和許多封建權貴的情況, 張華都能非常順利地回答出來,講起來有聲有色,使聽的人忘記了疲倦, 有時他一邊講還一邊在地上隨手畫出圖解, 晉武帝周圍的人都被吸引過來觀看。由于張華的才華出眾, 當時人們便把他比作戰國時期鄭國的名相子產。
詞義: 對答象流水一樣流暢。應:回答。形容答話敏捷流利。亦作“應答如流”。
書證: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三出:“叔寶慌忙跪下, 應答如流:‘小人會使雙锏?!鼻濉?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caoxueqi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五回:“此時賈政見甄寶玉相貌果與寶玉一樣, 試探他的文才,竟應對如流, 甚是心敬?!?
上一篇:成語《平步青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開柙出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