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諱莫如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諱莫如深:huì mò rú shēn
詞源: 《谷梁傳·莊公三十二年》:“此奔也, 其曰‘如’, 何也?諱莫如深, 深則隱。”
詞由: 春秋時, 魯國莊公在誰繼承自己任國君的問題上有偏心。他自已想讓愛妃生的兒子般繼任, 他弟弟叔牙推薦了兄長慶父繼任……莊公死后, 繼承國君的矛盾公開化。莊公另一個弟弟季友毒死了叔牙,扶持般當了國君。慶父不服, 便和莊公的夫人哀姜合謀, 殺死了般,另立莊公妃子叔姜生的開為國君。一年后, 慶父又謀殺了開。慶父正準備自己登位時, 人們紛紛起來反對。這時逃在陳國的季友, 乘機號召魯國人民起來處死慶父, 慶父嚇得逃奔到了齊國。這場爭奪繼承王位的史實,孔子把它記入了《春秋》,但記述中只是說“公子慶父如齊”。把慶父的 “殺君” 輕描淡寫地說是他“往齊國”, 《谷梁傳》的作者指出了孔子這樣措詞的奧秘:誰是誰非,真相不了解; 事件深重, 只好隱諱了。
詞義: 將重大的事情隱瞞得很緊。諱: 隱諱、隱瞞。深: 事件重大。后指把事實真相隱瞞得嚴實, 唯恐別人知道。
書證:郭沫若《學生時代·創造十年續篇》: “如僅是著書立說, 不怕盡有人深切地受了你的教益, 他是諱莫如深的。”
上一篇:成語《計出萬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謙恭下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