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
項羽少年時期,讀書不用功,學劍不精通,叔父項梁罵他沒有出息。可是項羽卻說:“讀書不過是記個名姓而已,劍術學得再好,也只能是一個人作戰,不值得學習。我要學習率領一萬人作戰的本事!”項梁聽了這話,心里挺高興,就教給他兵法。
自從秦國滅了其他的六個國家(齊、楚、燕、韓、趙、魏),建立起強大秦朝后,秦王為了顯示他的威武,便經常在全國各個地方巡游。
有一次,秦始皇在會稽(現在浙江)巡游的時候,大路的兩旁站滿了看熱鬧的人。年少的項羽和他的叔叔項梁也在人群中。項羽看見秦始皇的車駕浩浩蕩蕩,威儀非凡,便用手指著秦始皇,說:“彼可取而代之!”項羽的意思是說,我可以把他的位子奪過來取代他。
項梁聽了這話,非常害怕,連忙堵住他的嘴,責罵道:“可不要胡說八道,這是要滅掉九族的大罪啊!”雖然項梁這么責罵項羽,但是內心還是佩服項羽的膽量的。
后來,陳勝舉兵起義反秦,項羽便跟項梁在會稽響應農民起義軍,殺了太守,領兵投入了反抗秦王朝統治的斗爭。項羽后來自稱“西楚霸王”。
——《史記·項羽本紀》
【故事啟示】 據司馬遷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經目睹過千古一帝嬴政的尊容和威嚴,然而,兩者有著相似的遇見,卻有著不一樣的反應。劉邦見到威風凜凜的嬴政時,說:“大丈夫當如是也!”貌似普天之下只有嬴政是大丈夫,其他人都是小丈夫了!項羽則大膽地說:“取而代之!”英雄豪情溢于言表。他如此坦率直言,幸虧叔父項梁及時掩其口,也幸虧人多雜亂,秦始皇沒聽見。不然,項羽早就尸首異處了,哪里還有后來“西楚霸王”的好戲!
【成語釋義】 奪取別人的地位、權力而代替他。
【活用例句】 這家工廠經過技術改造,許多傳統、落后的舊工藝被先進的新工藝~。
【近義】 及瓜而代
上一篇:《發蒙振落》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發蒙振落》意思解讀
下一篇:《取長補短》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取長補短》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