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瞠目結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瞠目結舌:chēng mù jié shé
詞源: 宋·陸游《醉歌》:“三十六策醉特奇, 竹林諸公端可師。秋風蕭蕭吹鬢絲, 蟹螯正可左手持。醉倒村路兒扶歸, 瞠目不識問是誰。浩歌起舞夜何其, 北斗磊落明可移。”詞由: 這是詩人敘寫了一次把酒吃醉了的事。有一次, 詩人吃酒吃醉了, 實際上他是有意吃醉的。面對破碎的河山, 一個人醒時不如醉時那樣泰然。打仗有三十六計, 從業有三十六行, 對待生活、對待自己也有三十六法,三十六法以醉為高,酒真可以成為生活的老師。酒吃醉了, 在回家的路上, 寒冷的秋風吹拂著斑白的頭發, 可還沒有忘記左手還拿吃剩了下酒的菜螃蟹呢! 走呀走呀不知怎么醉倒在路上, 兒子把我扶了回來, 我還問: 你是那一個啊!
詞義:瞪著眼睛又說不出話。瞠目:瞪著眼睛;結舌:舌頭象打起了結,說不出話。形容窘迫的神態或驚呆的樣子。
書證: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梨花》: “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 入艙隱叩細君, 細君結舌瞠目?!编u韜奮《經歷·英文的學習》:“他問每個同學的時候, 別的同學也不得不傾耳靜聽, 注意前后情節的線索, 否則突然問到, 便不免瞠目結舌, 不知所答。”冰心《從“公社果”談起》:“短短的歲月, 有了這樣的成績,我們是壓抑不住心頭的興奮的, 讓我們的敵人瞠目結舌、垂頭喪氣吧!”
上一篇:成語《相提并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瞻前顧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