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殺雞嚇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殺雞嚇猴:shā jī xià hóu
詞源: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三回:“俗語說得好, 叫做 “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 那猴兒自然害怕?!?/p>
詞由: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只經過訓練會耍戲的猴子, 特別機靈, 一聽到鑼鼓聲就跳舞演戲, 玩耍各種引人發笑的游戲??墒?, 自從換了主人以后, 它不聽新主人的指揮, 任你鑼鼓敲得多響多急, 它眨巴著眼睛, 不予理睬。新主人為了使猴子聽從自己的指揮, 想了一個辦法。他抓來一只公雞放在猴子面前, 然后敲起鑼鼓, 要公雞演戲。公雞自然不會演戲, 嚇得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于是, 新主人抽出雪亮的鋼刀, 一下就把公雞宰了。猴子看到公雞被宰嚇壞了。新主人又敲起了鑼鼓, 這回猴子乖乖的開始表演了, 且不敢有半點調皮。
詞義: 用殺雞來嚇猴子。比喻用懲罰一個來警告別的人。亦作 “殺雞給猴看?!?/p>
書證: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 心中七上八下, 半天沒有做聲。”老舍《四世同堂·偷生·四十七》: “這不是捕瑞宣, 而是打老英國的嘴巴! 殺雞給猴子看, 哼!”
上一篇:成語《殺人不眨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桀犬吠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