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令人發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令人發指:lìng rén fà zhǐ
詞源:《史記·刺客列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忼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詞由:戰國末期,在秦國作人質的燕國太子丹逃回故國,決心報仇雪恨。后來太子丹請勇士荊軻以燕國使者的名義到秦國去,尋找機會把秦王刺殺掉。臨走時,太子丹和一些賓客還有荊軻的幾個朋友送行,估計荊軻不可能再回來,送行的人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到了易水河邊將要分手時,高漸離擊筑,荊軻高歌。悲壯的歌聲使全體送行的人都激情地睜大眼睛,眼眶差點兒裂開,頭發都豎立了起來。荊軻唱著,頭也不回地走了。
詞義:使人憤怒得頭發要豎直起來。令:使得;指:直立起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的樣子。
書證: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杰》第二回:“歷年以來,不知害了我們多少同志,說起來真真令人發指,”徐遲《生命的樹常綠》:“他們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干了一系列令人發指的罪惡的行為,嚴重損害了蔡希陶的健康?!蓖趺伞蹲顚氋F的》:“‘曾夢云從你的嘴里掏出了情報,唆使那個搞階級報復的亡命徒,綁架了老陳。他們用那種令人發指的手段……’他說不下去了。”
上一篇:成語《從長計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價值連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