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陽泣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龍陽泣魚:lóng yáng qì yú
詞源:《戰國策·魏策四》:“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內,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 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 臣亦將棄矣, 臣安能無涕出乎?’”
詞由: 有一次, 魏王和龍陽君在一條船上釣魚, 龍陽君釣得了十多條魚, 痛哭起來了。魏王很奇怪,就問:“你有什么委屈嗎?要有, 你為什么不對我說呢?”龍陽君說:“我是為釣得的魚而痛苦啊!”魏王又問:“這是怎么說呢?”龍陽君說: 我開始釣到魚很高興, 后來越釣越大, 先頭釣得小的魚我就丟棄了。現在我并不美, 但卻有幸能侍奉你。我現在是很榮耀的。可是, 天下的美人多得很啊, 聽到我得到你的寵愛, 也都想來侍奉你, 到那時我就象我開始釣得的魚那樣, 就會被丟棄了。想到這里, 我怎么不痛哭呢?魏王說: 不會。于是布告國內: 有那個敢向我獻美女的就殺死他。
詞義: 龍陽君為自己釣得的小魚被丟棄而痛哭。龍陽: 魏王得寵的一個幸姬。后以 “龍陽泣魚” 比喻失寵。
書證: 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主上恩移寵衰,使妾有龍陽泣魚之悲。”
上一篇:成語《黃旗紫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介不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