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年深日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年深日久:nián shēn rì jiǔ
詞源: 明·吳承恩 《西游記》 第五十六回:“三藏見他這般兇惡, 只得走起來, 合掌當(dāng)胸道:‘大王, 貧僧是東土唐王差往西天取經(jīng)者。自別了長安, 年深日久, 就有些盤纏也使盡了。”
詞由: 唐僧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說這番話的: 唐僧師徒三人離了琵琶洞, 來到一座大山, 下西坡時, 天已不早, 太陽快落山了, 于是就想走快一點, 好早點找個住宿的地方。豬八戒趕了一下唐僧騎的馬,可馬不理; 孫行者擎起金箍棒幌一下, 那馬溜了韁, 如飛似箭, 一口氣跑了二十里才緩行, 孫行者等三人落在后面了。這時, 有三十多個強人攔住路, 要唐僧把錢拿出來。唐僧沒有錢, 說出的理由是: 出來的時間長了, 離長安遠(yuǎn)了, 帶的盤纏都用完了。
詞義: 積累的時間很長, 或經(jīng)過了很長的時間。深: 久。亦作“年深月久”。
書證: 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第一二○回:“方知石兄下凡一次,磨出光明, 修成圓覺, 也可謂無復(fù)遺憾了。只怕年深日久,字跡模糊,反有舛錯,不如我再抄錄一番,尋個世上清閑無事的人,托他傳遍,知道奇而不奇,俗而不俗,真而不真,假而不假。”魯迅《致李小峰》:“為一部關(guān)于美術(shù)的書,要這么年深月久地來干,原是可嘆可憐的事。”
上一篇:成語《屐齒之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幼學(xué)壯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