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居停主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居停主人:jū tíng zhǔ rén
詞源: 《宋史·丁謂傳》:“帝意欲謫準江淮間, 謂退, 除道州司馬。同列不敢言, 獨王曾以帝語質之。謂顧曰:‘居停主人勿復言。’蓋指曾以第舍假準也。”
詞由: 宋代的丁謂, 是淳化年間的進士, 官做到昭文館大學士, 封為晉國公。丁謂為人機敏而狡猾, 且肚量也小。宋仁宗當皇帝時, 以欺騙、蒙蔽天子的罪行, 被貶到崖州去, 任道州司馬。他的事也連累到寇準。寇準是宋朝的重臣,兩次擔任宰相, 封為萊國公。宋仁宗想把他貶謫到江、淮去, 后貶為崖州司戶參軍。這個處分夠重的了。在朝的文武官員都不敢說, 偏偏王曾這個人不識相, 以宋仁宗的意思質問丁謂, 丁謂肚里本來就有怨氣, 于是就對王曾說:“不要你多講。”丁謂稱王曾是居停主人, 是因為寇準借了房子給寇準住過。
詞義: 指某人居處的主人。居停:寄居的處所。亦簡作“居停”。
書證: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束城李某,以販棗往來于鄰縣,私誘居停主人少婦歸。”沙汀《淘金記》:“她的居停主人,并不是一個怎樣容易說話的人。“清·袁枚《續新齊諧·縊鬼申冤》:“新安趙天如教徒黃氏,酷暑畏熱,夜不成寐,向居停請易臥室,居停為指數處,皆不當意。”
上一篇:成語《尻輪神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屈穀巨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