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不死之道》注釋,意譯與解說
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 王使人學之。所使學者未及學而客死。王大怒,誅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誅①學者之晚②也。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誅: 責難。②晚: 遲, 指學得遲。
【意譯】
有個人要教給燕王長生不死的方術,燕王于是派人跟他學。派去學習的人還未來得及學,這個人就死掉了,燕王大怒,于是嚴責那個學的人。燕王不知自己受了方士的欺騙,所以反而責罰學習的人學得太晚了。
【解說】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 燕王本想派人向那位方士請教長生不死的方術,然而,不料來人尚未學完,方士卻已遽然長逝。如果方士果有長生不死之術,為何對自己反倒無回天之力?方士已死,騙局已破,燕王在這昭然若揭的事實面前本該幡然醒悟,一改前非。但是:燕王竟然不知道自己上當,反倒嫌派去學的人學得遲而責罰他,這真是執(zhí)迷不悟、殘暴之至。因此讀完這則寓言人們可以獲得這樣兩個教益:一是世上本無什么長生不死之術,一切所謂不死之道都是騙子所編造出來蒙蔽人們的把戲;二是大凡迷信什么“不死之道”一類邪說的古代統(tǒng)治者,他們不僅是愚蠢的,而且也是殘暴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我們把方士騙人這一事實考慮在外,僅僅就作者的邏輯思路加以分析,卻也發(fā)現(xiàn)作者犯了機械主義的錯誤。方士騙術固然是假,這是事實;但是,據(jù)此就可以推斷方士自己可以長生不死,這里并沒有什么必然的邏輯關系。醫(yī)生可以給人看病,但是并不一定能保證肯定能給自己看好病。教師可以教授學生知識,但是并不一定自己都事事皆通,處處都用不著請教別人。同樣,太陽可以發(fā)光發(fā)熱,滋潤萬物生長,但是,在太陽上卻又并不能生長任何生物。因此,韓非子的這則寓言盡管真實地批駁了方士不死之術的荒謬,指出了燕王的愚頑。但是,他在論證中卻也留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局限。這一點,我們在欣賞這則寓言時是必須加以注意的。
【相關名言】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語言的天平。
——艾青
上一篇:《劉基·“火”“虎”無別》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不禽不獸》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