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輪扁斫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輪扁斫輪:lún biǎn zhuó lún
詞源:《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詞由:齊桓公在堂上讀書,輪扁在堂下砍木頭制造車輪。輪扁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齊桓公面前問道:“你讀的是那個人說的話呢?”齊桓公說:“是圣人說的話。”又問:“圣人還在嗎?”回答是:“已經死了。”輪扁就說:“那末你讀的,不等于古人的鬼魂在說話嗎?”齊桓公說:“我讀書,你一個車輪工人怎么敢議論?好吧,說說你的道理吧。如果說不出道理,那就殺你的頭。”輪扁說:“我是從我所做的事來看的。我砍做輪子,快了不好,慢了也不行,要不快不慢,才做到得心應手。我說不出這里有什么訣竅,但我心里十分有數。這個本領我沒法傳授我的兒子,古人寫了書所說的理,不是沒有傳給一個人就死了嗎?”
詞義:齊國有名的造車工人輪扁用刀斧砍木頭制造車輪。比喻精湛的技藝。
書證:宋·黃庭堅《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丹青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上一篇:成語《起死回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遼東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