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水火之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水火之中:shuǐ huǒ zhī zhōng
詞源:《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詞由:春秋時,有一次,齊國出兵占領了燕國,諸侯們都不服氣,打算出兵救燕國。齊宣王得知消息,急沖沖地跑去問孟子說:“眼下諸侯們想出兵營救燕國,和我作對,這該怎么辦呢?”孟子說:“如今燕國的國君虐待百姓,大王率兵前去征伐,燕國的百姓都以為大王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所以用竹籮盛了飯,瓶里裝著湯,前來迎接大王的部隊。如果你殺死他們的父兄, 牽累他們的子弟, 毀了他們的祖廟, 掠取他們的寶物, 這怎么使得呢? 況且天下本來就怕齊國, 現在又取了燕國, 土地大了一倍。如果還不乘著這大好時機推行仁政, 那就可能激起諸侯大動干戈。大王應該趕緊發個命令, 把燕國俘獲的老人小孩放回去, 停止掠取財寶, 幫助他們選舉賢人出來當國君, 然后立即從燕國撤兵。這樣去做, 還來得及制止諸侯聯合出兵。”齊宣王覺得沒有更好的辦法,就按孟子的話去做了。
詞義: 原指如處于深水烈火之中。水火: 喻為災難。比喻處在困苦災難之中。
書證: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八回:“今百姓如水火之中。”
上一篇:成語《死而無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求仁得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