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孔武有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孔武有力:kǒng wǔ yǒu lì
詞源:《詩經·鄭風·羔裘》:“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彥兮。”
詞由:《羔裘》這首詩,敘寫的是周朝大夫的事。商、周時候的大夫,都是身居要職的,是君主的左右手。大夫有大夫穿的衣服,就叫“羔裘”。這首詩說:身穿大夫的衣服,就要象個大夫的樣子,就要盡大夫的職。古代大夫的衣服,是用豹皮來做衣袖的。豹這種野獸,是勇猛而又有力的。大夫穿著羔裘,就要象豹那樣,要出力為君主辦好事。做的事情要和穿的衣服相稱,才可以說是稱職的。以豹皮為飾的衣服,看起來是很顯眼的,光亮鮮艷,那么大夫的人格,也要象穿的衣服那樣,為大家所敬仰。
詞義:非常勇猛而有力。孔:很,非常。朱熹注:“孔,甚也。豹甚武而有力,故服其所飾之裘者如也。”亦可簡作“孔武”。
書證: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鴉頭》:“孜漸長,孔武有力,喜田獵,不務生產,樂斗好殺。”郭沫若《少年時代·黑貓》:“能夠占有俘虜中最美貌的女子的人,必然是戰勝者中的孔武有力的男子。”明·何景明《雁門太守行》:“嗟哉太守亦孔武,時時較獵西山下。”
上一篇:成語《好逸惡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季子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