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亂點鴛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亂點鴛鴦:luàn diǎn yuān yāng
詞源: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今日聽在下說一樁意外姻緣的故事,喚做‘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詞由:劉秉義有一男一女,兒叫劉璞,女喚慧娘。兒訂孫寡婦的女兒珠姨,女許裴九多為媳。劉璞病了,而且病得很重,他的母親就要把媳婦娶來沖喜。孫家得知劉璞病重,怕萬一好不起來,豈不害了女兒?因此便和兒子玉郎商量,由玉郎男扮女裝,代姐出嫁。到了劉家,劉璞都拜不了堂,又怎能同床?劉璞母親怕媳婦獨睡寂寞,便叫女兒伴眠。裴家知道了,就到劉家來鬧。劉秉義受了辱罵,便去告孫家。裴九多同時也來請太守評理。根據實際情況,喬太守作了這樣的判斷:劉璞仍和珠姨結婚,慧娘配給玉郎,而玉郎原訂婚的徐雅女兒名叫文哥的,配給裴的兒子。判決書最后寫道:“以愛及愛,伊父母月作冰人;非親是親,我官府權為月老。已經明斷,各赴良期。”
詞義:喬太守將錯就錯,將兩對夫妻交互錯配。鴛鴦:鳥名,常比喻夫妻。比喻廢棄原婚約,成全青年而重新配婚。
書證:陳寅恪《論再生緣校補記》:“今論者竟為之牽紅線,使成嘉偶,以效法喬太守之亂點鴛鴦譜,豈不異哉!”
上一篇:成語《九死未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二豎為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