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倫不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不倫不類:bù lún bù lèi
詞源:《紅樓夢(mèng)》第六十七回:“王夫人聽了,早知道來意了。又見他說的不倫不類,也不便不理他。”
詞由:薛寶釵將哥哥薛蟠從江南帶回來的一些小玩意兒,叫鶯兒同著一個(gè)老婆子分送給賈府各處。趙姨娘見賈環(huán)也得了一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到寶釵是王夫人的親戚,就想到王夫人那兒去討好一番。她拿著寶釵送的東西,到王夫人房中,陪笑說道:“這是寶姑娘剛給環(huán)哥兒的。難為寶姑娘這么年輕的人,想的這么周到,真是大戶人家的姑娘,又展樣,又大方,怎么叫人不敬奉呢!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她疼她。我也不敢自專就收起來,特拿來給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歡喜歡。”王夫人一聽,便知道她的來意。又見她說的不倫不類,也不便不理她,便說道:“你只管收了去給環(huán)哥兒玩罷。”趙姨娘來時(shí)興興頭頭,誰知抹了一鼻子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地出來了。
詞義:既不象這一種,也不象那一類。倫:類;不倫:不同類。形容不成樣子或不成體統(tǒng)。
書證:郭沫若《入幽谷》:“這個(gè)故事的征引實(shí)在不倫不類。”峻青《貴在質(zhì)樸》:“這種人不覺得自己可笑,卻反而為他的這種不倫不類的模仿而自視與眾不同,高人一等。”
上一篇:成語《下馬馮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不共戴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