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聞雞起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聞雞起舞:wén jī qǐ wǔ
詞源: 《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 情好綢繆, 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 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詞由: 晉代有個人名叫祖逖, 祖逖有個朋友叫劉琨。他倆自幼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長大了又一同在司州作主簿。在任上, 他倆刻苦學文, 發憤習武, 都有擊退入侵之敵, 復興晉朝的宏愿。為了實現這一志向, 他倆經常同睡一張床, 同蓋一條被, 抓緊分分秒秒, 學習本領。拂曉, 祖逖一聽到雞叫就叫醒劉琨, 一同到院里去練習舞劍, 一年四季, 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努力, 祖逖掌握了豐富的軍事知識, 領兵打仗,屢屢取勝, 被封為鎮西將軍。劉琨文才出眾,武才非凡, 當上了都督。
詞義: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形容人們發奮有為, 也比喻有志者奮起的行動。
書證:明·張昱《看劍亭為曹將軍賦》詩:“聞雞起舞非今日,對酒閑看憶往年。”清·西周生《醒世姻緣》第七回:“今當邊報猝聞,羽書旁午,……聞雞起舞, 滅此朝食,正當其會。”謝覺哉《虎門》詩: “一將當關門號虎,萬夫起舞夜聞雞。”
上一篇:成語《間不容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阮囊羞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