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金谷酒數(sh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金谷酒數(shù):jīn gǔ jiǔ shù
詞源:晉·石崇《金谷詩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或不能者,罰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shí)人官號(hào)、姓名、年紀(jì)。”
詞由:這是說的晉代石崇一班人在一起飲酒賦詩的事。元康六年,石崇以太仆射的身份出為使持節(jié),監(jiān)督青、徐幾個(gè)地方的軍事。他自己在河南洛陽西北的金谷澗中,建造了一所別墅,高有茂林,下有清泉,各種果、竹、花、草都有好還有魚池、土窟,實(shí)在是一個(gè)極到的娛樂地方。石崇約了三十個(gè)人宴這里來飲酒作樂,晝夜宴游。游賦時(shí)還帶著琴、瑟、笙、筑各種樂器,吹奏起來,一個(gè)挨著一個(gè)出詩的疑地答詩,各自抒發(fā)胸懷。如果有寫不出詩的,那就要罰酒三斗。詩寫好了, 各人都寫上自 己的官號(hào)、姓名、年紀(jì)。
詞義: 晉代石崇在自己的別墅金谷園中約知己飲酒賦詩, 寫不出詩就罰酒三斗。金谷: 園名, 為晉代石崇所建。酒數(shù): 罰酒的斗數(shù)。后用來稱宴樂中的罰酒三杯。
書證: 唐·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如詩不成,罰酒金谷斗數(shù)。”清·陳忱《水滸后傳》:“諸位中有能詩的, 各自做來; 如不能者, 罰依金谷斗數(shù)。”
上一篇:成語《金口木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鐘馗捉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