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流連忘返》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流連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
詞源: 《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 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詞由: 有一次, 孟子到齊國游說,齊宣王在豪華的“雪宮”里接見他,并問孟子:“有道德的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 接著說了過去齊景公問晏子如何巡游的故事。他說:“晏子對齊景公說,‘過去賢君的巡游, 都不是為了游玩取樂, 而是為了到各地了解國事民情。可現在的國君的出巡, 興師動眾, 到處要糧, 流連荒亡, 為諸侯憂。’所謂流, 就是由上游向下游游玩, 樂而忘歸; 所謂連, 就是由下游向上游玩; 不知厭倦地打獵, 叫做荒; 不知節制地飲酒, 叫做亡。你該怎么辦? 由你自己決定了。”齊景公聽了很高興。
詞義: 沉迷于玩游都忘記回去了。流連:留戀不止。后多指留戀某事,舍不得離去。原作“流連忘反”。
書證: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五回:“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反。”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四時隨意出游,弦管相逐,流連忘返。”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葛巾》:“未幾,花漸含苞,而資斧將匱;尋典春衣,流連忘返。”
上一篇:成語《泰山梁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流金鑠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