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膽俱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心膽俱裂:xīn dǎn jù liè
詞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竊念備漢朝苗裔, 濫叨名爵, 伏睹朝廷陵替, 綱紀崩摧, 群雄亂國, 惡黨欺君, 備心膽俱裂?!?/p>
詞由: 這是劉備三請諸葛亮中的事: 徐庶走馬薦諸葛, 劉備懷著愛慕至深、盼望急切的心情去請諸葛亮。第一次去請, 諸葛亮不在家,沒有見到。一聽到臥龍先生已回家了。劉備便立即第二次去請。朔風凜凜, 瑞雪霏霏, 劉備懷著對諸葛亮的殷勤之意, 來到臥龍岡。在家的原來是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兩次沒有見到諸葛亮, 劉備毫無懈怠之心, 求筆借紙, 留下一封書信。信中說: 我作為漢室劉氏的后代, 看到朝政混亂, 軍閥各霸一方, 上欺君, 下壓民, 我的心悲痛得象要炸裂開來一樣。
詞義:心和膽都要破裂了。形容悲憤或害怕得到了極點。
書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六回:“約行數里,一起守寨小軍來報:‘本營已被吳將伍員所劫,史將軍大敗,不知下落。’囊瓦心膽俱裂,引著敗兵,連夜奔馳,直到柏舉,方才駐足?!鼻濉?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caoxueqi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唬得惜春彩屏等心膽俱裂,聽見外頭上夜的男人,便聲喊起來?!?
上一篇:成語《心神恍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心腹之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