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開卷有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開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
詞源: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六:“〔宋〕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闕,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詞由:宋初,宋太宗趙光義命李昉(fang)等編了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御覽》。它收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參考書。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定名為《太平編類》。由于宋太宗對這部書十分感興趣,編后曾親自過目一遍。他給自己規定,每天至少要看二、三卷,一年之內全部看完,遂題名為《太平御覽》當時有人認為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之外,每天還要看這部書,未免太辛苦,便勸說他少看些, 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 應注意休息。太宗說:“朕性喜讀書, 頗得其趣, 開卷有益, 豈徒然也。”
詞義: 指讀書有益。開卷:打開書,指讀書; 益: 益處, 好處。
書證: 魯迅《小說歸聞鈔·三保太監西洋記》:“惟其中有五鬼鬧判一語, 不知所出; 以問余, 亦無以應也。今乃知出于《西洋記》,……開卷有益, 信夫。”
上一篇:成語《廬山真面目》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弄假成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