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徐妃半面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徐妃半面妝:xú fēi bàn miàn zhuāng
詞源:《南史·后妃傳·徐妃》:“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以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詞由:梁元帝蕭繹有一只眼睛不好,他的妃子徐昭佩只要一知道他要來,就一定打扮一下等待;可是她只妝扮一半面容。梁元帝一看到她如此妝扮,非常惱怒,不和她相見面而走開了。梁元帝愛好讀書,有一定文才的人,對女色并不怎么看重,看到徐昭佩如此對待他,心里是又氣又怒。后來發現她與季江私通,就逼她自殺了;徐昭佩死了以后,梁元帝制了個金樓子,敘述徐妃的淫行。
詞義:徐妃事梁元帝,僅妝扮半個面容。徐妃: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半面:半個面容;妝:妝扮,打扮,妝飾。后用來表示僅看到一半或一部分,而沒有看到全貌。亦簡作“徐妃半妝”、“徐妃半面”。
書證:唐·李商隱《南朝》:“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清·趙翼《又和荊州詠古》之二:“怕聽項羽重瞳敗,慚對徐妃半面妝。”五代·南漢·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乾符中,蔣凝應宏辭,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之信,逼請所試,凝之實告。既而比之諸公,凝有得色,試官嘆息久之。傾刻之間, 播于入口。或稱之曰:‘白頭花鈿滿面, 不若徐妃半妝。’”宋·錢惟演《荷花》:“徐娘羞半面, 楚女妒纖腰。”
上一篇:成語《彈冠相慶》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徒勞無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