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落英繽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落英繽紛:luò yīng bīn fēn
詞源:晉·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一作花)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詞由:晉朝太元年間,有個武陵縣的人,靠打魚過活。有一次,他沿著溪水劃船上去,忘記了走出多少路了。正走著,忽然碰到滿是桃花的樹林子。兩岸幾百步以內,全是桃樹,沒有一棵別的樹夾雜在里面。地上的草兒鮮嫩而茂美,且發出芳香,桃花繁多而凌亂地落下,花瓣滿地都是。那漁人看到了,很是驚異。再往前劃,想要走盡桃林;在樹林的盡頭,有一座山,那就是溪水的源頭。棄船再往前走,這個漁人就走進了陶淵明理想的社會中去了。
詞義: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落英:落下的花;繽紛:很多的樣子。
書證:周恩來《四次游園山公園》:“四次來游,滿山滿谷的落英繽紛;樹上只剩得青葉與綠葉,更何處尋那淡紅嬌嫩的櫻。”
上一篇:成語《莫測高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薰天赫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