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莫予毒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莫予毒也:mò yú dú yě
詞源: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 曰:‘莫予毒也已!’”
詞由: 春秋時期, 晉國和楚國為了爭奪諸侯領導權, 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戰。在戰爭中, 由于晉文公重耳在政治上占了優勢, 使楚國陷于孤立的地位; 在戰略戰術上, 晉文公采取了許多變被動為主動的有利戰法,因而大敗楚軍。楚軍主帥子玉率軍回國,走到連谷,因沒得到楚王的赦令, 便自殺了。晉文公得到子玉自殺的消息, 非常高興地說:“再沒有危害我的人了!”
詞義: 再也沒有人會危害我了。莫: 沒有人。予: 我。毒: 傷害。后多指可以不受任何制約, 為所欲為。
書證: 毛澤東《反對投降活動》:“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是團結抗戰以求解放, 投降派欲反其道而行之, 無論他們如何得勢, 如何興高采烈,以為天下‘莫予毒也’, 然而他們的命運是最后一定要受到全國人民的制裁的。”
上一篇:成語《苗而不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莫測高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