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良禽擇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良禽擇木:liáng qín zé mù
詞源: 《左傳·哀公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耍{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文子遽止之,曰:‘圉豈敢度其私,訪衛國之難也。’將止?!?/p>
詞由:衛國的國君大叔疾逃奔到宋國去了,孔文子準備去把他追捕回來,就這個事孔文子去拜訪孔子仲丘,想聽聽他的意見??鬃诱f:“怎么做禮儀的事,我是經常學習、研究的;關于用武力解決問題,我沒有聽說過,說完,就命令駕車的走開了,還一邊說著:只有鳥選擇樹木棲息,那有樹木選擇鳥的呢?孔文子急忙解釋說:我那里敢為報私仇而這樣做呢?我是為了衛國不要再動蕩不安啊。孔子聽了才不離開衛國。
詞義:好鳥選擇樹木棲息。舊時比喻賢者擇主而事。
書證:元·張憲《行路難》:“馬援不受井蛙囚,范增已被重瞳誤。良禽擇木乃下棲,不用漂流嘆遲暮。”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回:“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上一篇:成語《至高無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良辰吉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