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衣送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白衣送酒:bái yī sòng jiǔ
詞源:南朝·宋·檀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日無酒,出籬邊悵望久之,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p>
詞由:陶潛,字淵明,是我國晉朝時著名的詩人。他早年曾先后做過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小官。他對當時的腐敗政治和門閥制度極為不滿,出于對黑暗的官場生活的厭惡,在他四十一歲那年,陶淵明就棄官歸隱,從此躬耕終生。有一年的重陽節,因為家貧沒有酒喝,陶淵明心情煩悶,獨自在籬邊散步,忽見一個穿白衣的人走來,自稱是奉大官王弘之命,特地前來送酒。陶淵明聽了心中大喜,連忙接過酒來,立地盡飲至醉。
詞義:身穿白衣的人前來送酒。后泛指送酒的人。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朋友正好送來,遂心所愿。書證:宋·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問之》詩:“白衣送酒侮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鼻濉だ顫O《憐香伴·狂喜》:“白衣送酒,只當閏重陽?!?
上一篇:成語《白云親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百聞不如一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