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白云親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白云親舍:bái yún qīn shè
詞源:《新唐書·狄仁杰傳》:“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杰登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詞由:唐初有個(gè)名臣,叫狄仁杰。他年輕時(shí)曾任并州(今山西太原地區(qū))法曹參軍。當(dāng)時(shí)他的父母親都住在河陽(今河南省孟縣附近)。有一天,他登上太行山,轉(zhuǎn)身向河陽方向遙望,見一片白云,悠然飄行,就對(duì)左右說:“我的父母親就住在那白云之下。”爾后,狄仁杰深情地注視著那片白云,站了好一會(huì)兒。直到那片白云在視野中消失,才離開。
詞義:白云之下是雙親的居地。親:指父母;舍:居住的房子。后用來比喻客居他鄉(xiāng),思念親人。亦作“白云孤飛”。
書證:“宋·胡繼宗《書言故事·天文類》:“客中思親云白云孤飛。”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十四出:“白云親舍,俺孤影舊梅梢,道香魂恁寂寥,怎知魂向你柳枝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出;“百里白云親舍近,不得斑衣效老萊。”
上一篇:成語《痛飲黃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白衣送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