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余勇可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余勇可賈:yú yǒng kě gǔ
詞源:《左傳·成公二年》:“齊高固入晉師,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車,系桑木焉以徇齊壘,曰:‘欲勇者賈余余勇。’”
詞由:齊軍進犯衛、魯兩國,衛、魯無法抵抗,便向晉國求援。晉國派郤克統率中軍,士燮統率上軍,欒書帶領下軍,韓厥做司馬,會合衛、魯兩國軍隊,開到靡笄(今山東省濟南市千佛山)的山下。齊軍將領高固,看見三軍逼近陣地,首先沖入晉軍隊伍,拾起石頭,投擊晉軍士兵;隨即抓住一個晉軍士兵,跳上這個士兵的車,又在車后綁上一根桑木,乘著這輛車子跑回自己的營地,以顯示自己的本領,并得意洋洋地叫道:“想勇敢的人,快來買我多余的勇氣啊!”
詞義:還有剩下的勇氣可以賣給人家。余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原形容勇士的豪邁氣概。后亦指力未使盡。
書證:《隋書·宇文慶傳》:“卿之余勇,可以賈人也。”毛澤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這是因為一則德國及其歐洲伙伴尚有余勇可賈,二則英美拖延開辟第二條戰線的緣故。”
上一篇:成語《休養生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作壁上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