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臨時抱佛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臨時抱佛腳:lín shí bào fó jiǎo
詞源: 宋·劉攽《貢父詩話》:“王曰:‘投我欲依僧’是古一句。客亦曰:‘急則抱佛腳’是俗諺。”
詞由: 有一天, 王安石和幾個客人閑談, 談東談西又談到佛經, 他很有些感慨地說: 我老了, 正該去和和尚作伴, 過清靜日子, 并隨口念了一句:“投老欲依僧!”這時, 旁邊有一個人緊接著也念了一句:“急來抱佛腳!”王安石聽了有點不愉快,說:“我這‘投老欲依僧’是一句古詩。”那人也不相讓, 說:“我這‘急來抱佛腳’是一句諺語。你上一句去‘投 (頭)’,我下一句去‘腳’, 成了‘老欲依僧, 急來抱佛’這不是一副妙對嗎?”大家聽了都笑了起來,王安石不禁也笑了。
詞義: 到了危難才向佛爺求救。比喻平時不做準備, 事到臨頭就急忙倉促應付。
書證: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何清笑道:‘哥哥正是急來抱佛腳, 平時不燒香。我若要哥哥銀子時, 便是兄弟勒指哥哥。快把去收了, 不要將來賺我。”
上一篇:成語《臨危不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臨深履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