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可向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不可向邇:bù kě xiàng ěr
詞源:《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 不可向邇, 其猶可撲滅!”詞由: 由于種種原因, 商湯的都城多次遷移。盤庚上臺后, 又打算將都城從奄遷往殷。不少王公大臣對此強烈反對, 私下議論紛紛。盤庚對此十分生氣, 就命人將他們召集起來, 當(dāng)面訓(xùn)斥他們說:“你們不要傲慢地只顧追求自己的安逸, 而不考慮國家的利益。……你們?yōu)槭裁床话严旅娴那闆r和你們的想法直接告訴我, 卻互相勾結(jié), 用沒有根據(jù)的胡言亂語來嚇唬和煽惑民眾?”一番話說得這些王公大臣瞠目結(jié)舌,無言以對。盤庚帶著鄙夷的神情,掃了他們一眼, 冷笑一聲說:“草原上的大火, 逼得人不能靠近, 可人們還是能夠把它撲滅; 壞現(xiàn)象再嚴重, 人們也可以把它全部鏟除。如果你們制造混亂, 破壞安定的局面, 那就要受到應(yīng)有的制裁!”
詞義: 不可接近。邇: 近。
書證: 清·無名氏 《杜詩言志》 卷二:“一自賜名大國, 而黃門飛鞚,御廚送珍, 然后諸楊之氣焰, 乃有赫赫然不可向邇者。”
上一篇:成語《不以一眚掩大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不屈不撓》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