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日居月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日居月諸:rì jū yuè zhū
詞源: 《詩經·邶風·柏舟》:“日居月諸, 胡迭而微? 心之憂矣, 如匪澣衣。靜言思之, 不能奮飛。”
詞由: 《詩經、邶風》中有一首題為《柏舟》的抒情詩。詩中表現一個婦女, 盡管十分賢惠、能干, 可因為自己的丈夫喜新厭舊, 遭到了冷遇, 眾妾也出于嫉妒的心理, 乘機侮辱她。她只得將自己滿腔的幽憤, 向自己的兄弟傾吐。然而, 她的兄弟根本不理解她、幫助她, 反而怒氣沖沖地指責她。她的內心更加痛苦。在《柏舟》這首詩里,她以日月更迭晦蝕,不能永久以光明照臨世界,來比喻真理常常被蒙上塵埃,又以未加洗濯的衣服污垢長在,來比喻自己心上的煩惱不能消除,由衷地抒發了自己不能奮飛,又不甘退讓的矛盾心情。
詞義:太陽月亮輪番隱微無光。居、諸:語助詞。后用以指歲月流逝。
書證:晉·陶潛《命子》詩:“日居月諸,漸免子孩。”唐·陸贄《陸宣公集·貞元改元大赦制》:“日居月諸,歲聿云暮。”
上一篇:成語《新來乍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春蘭秋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