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慶吊不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慶吊不行:qìng diào bù xíng
詞源: 《后漢書·荀爽傳》:“太尉杜喬見而稱之, 曰:‘可為人師。’爽遂耽思經書, 慶吊不行, 征命不應。”
詞由: 東漢末年, 潁川有個據傳是荀卿后代的叫荀爽。他從小就愛好讀書, 年紀十二歲時,就讀通了《春秋》、《論語》。他侍奉父母,十分孝順。當時有個太尉叫杜喬的, 稱贊他可以為人師表。自此, 他更加專心致志于經書, 不過問繁縟的習俗、禮節。有紅白喜事, 不往慶賀, 也不去吊唁; 朝廷有什么任命, 他也不予理睬。因此當地人們評贊道: 荀氏出了許多人才, 惟獨荀爽為最, 是當時無與倫比的。漢獻帝時, 他終于被迫應征了, 先為光祿勛, 三天后又進拜為司空。
詞義: 慶賀、吊唁都不去。慶: 慶賀喜事。吊: 吊唁死者。指不與親朋往來。后形容與親朋的關系疏遠。亦作“慶吊不通”。
書證: 清·章炳麟《平等論》:“是四類者, 慶吊不通, 婚媾不遂, 載在冊府, 世世無有移易。”
上一篇:成語《左右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床頭金盡》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