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大筆如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大筆如椽:dà bǐ rú chuán
詞源:《晉書·王珣傳》:“瑜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謚議,皆瑜所草。”
詞由:東晉元帝司馬睿時(shí),臨沂(今山東臨沂縣南)有個(gè)文人叫王珣。有一次,他夢里遇到一個(gè)神仙,送他一支很大的筆,筆桿竟有房屋上的椽子那么長、那么粗。醒來后他對別人說:“最近會出現(xiàn)一樁需要用大手筆的事!”不久,真的晉元帝歸天了,朝廷里忙忙碌碌辦理著喪事,大臣們決定請王珣負(fù)責(zé)起草悼念晉元帝的哀冊和其他重要文件。王珣大筆一揮,寫得又快又好。
詞義:筆大象椽子,原比喻記錄大事的手筆。后比喻作者文字的高明。也作“如椽大筆”、“筆大如椽”,“如椽筆”。
書證:宋·張镃《南湖集·觀花詩》,“戈揮就借如椽筆,不信湖邊日易沉。”元·程鉅夫《和寅夫惠教游鼓山》詩:“煩公更泚如椽筆,摹寫云天不盡容。”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詞清若玉,筆大如椽。”
上一篇:成語《大放厥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大腹便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