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從井救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從井救人:cóng jǐng jiù rén
詞源: 《論語·雍也》:“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詞由:宰我問孔子說:“假使有一個仁人在這里,有人告訴他說:井里有一個人跌下去了,那他必定要下去救人吧?”孔子回答說:“何必要這樣呢?一個懂得仁義的人,他可以想出辦法來去救人,卻不需要自己親身下去救,沒有必要自己也落到井里去。從道理上說應該怎么做,就是騙他也不要緊。但從道理上說不應該怎么做,這就不能騙他了。”
詞義:跟著落下井的人下井去救他。從井:跟從跳下井去。比喻對別人并沒有一點好處可卻損害了自己的行為。
書證: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那岸上看的人,雖然有救撈之念,只是風水利害,誰肯從井救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即使草木有靈,亦決不肯自戕其生,從井救人。”
上一篇:成語《人言可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從心所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