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殺身成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殺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g rén
詞源:《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詞由:子貢問老師說:“為什么有的人貪生怕死,有的人能不惜生命呢?”孔子說:“按說世上的人都是貪生怕死的。那么,什么人才不貪生怕死呢?唯有那仁人志士。他們絕不會為了貪圖活命而拋棄仁德,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仁德。”子貢說:“老師我懂了,只有仁人志士才不貪生怕死。”孔子說:“是這么回事,只有讓世上的人通過教化,成為有仁德的人,才能不貪生怕死啊!”
詞義:原指不惜犧牲生命來成全仁德。仁:相親相愛。后泛指為正義事業(yè)而不惜犧牲生命。
書證:唐·李德裕《三良論》:“自周漢迄于巨唐,殺身成仁,代有髦杰。”聞一多《文藝與愛國——紀(jì)念三月十八》:“若得著死難者的熱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們的蹤跡,殺身成仁了。”
上一篇:成語《殺妻求將》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束之高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