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千軍萬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千軍萬馬:qiān jūn wàn mǎ
詞源: 《南史·陳慶之傳》:“洛中謠曰:‘名軍大將莫自牢, 千兵萬馬避白袍。’”
詞由: 南朝梁國的將軍陳慶之, 手下的將士都穿白色戰袍, 作戰十分英勇。他的軍隊曾與魏國的軍隊進行過幾十次戰斗, 每次戰斗, 總是穿白袍的攻城略地, 取得了勝利。所以, 當時洛陽一帶地方出現了這樣的歌謠:“那班平時很有名氣的軍隊和大將, 不要認為自己的魏國很牢固, 你們有千軍萬馬, 但都要躲避穿白色戰袍的軍隊。”
詞義:有千萬兵馬。形容軍隊很多,或隊伍雄壯, 聲勢浩大。
書證: 明·羅貫中《水滸》第七回:“休說你這三二十個人, 直什么?便是千軍萬馬隊中, 俺敢直殺的入去出來。”柔石《二月》二四:“各方面竟如千軍萬馬地圍困攏來, 實在說,我是有被這班箭手底亂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
上一篇:成語《勇者不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單刀直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