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花·種花》詠山丹花詩鑒賞
蘇轍
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
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數,群芳自不如。
今秋接千葉,試取洛人余。
蘇轍這首詠山丹花詩是他種植山丹花之時所作。首句“筑室力已盡,種花功尚疏?!睂懰藿ɑㄆ?、花房之類勞作已經用盡其力,即頗費心力之意,而室已似乎建成,下一步就該廣植花木了。此時作者感到“種花功尚疏”,認識到這方面應該下下功夫了。那么,種些什么花呢?“山丹得春雨,艷色照庭除”。春雨后山丹花盛開,其艷麗的色彩令人注目,使院庭為之增輝。但有些遺憾的地方,即山丹花品第不高,“末品何曾數”它屬山野之花,不入流,不上數。但從其花顏色看,“群芳自不如”。山丹花自有其動人之處。群芳也自有不及山丹花之處。但世俗之見、品級之嚴,似乎妨礙了山丹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作者在指出了山丹花屬不上數的末品之后,緊接著又強調其實質,是群芳還不如。那么怎么辦?是依品第而論,將山野之花山丹花排除于花圃之外,還是以其艷色之美而羅致于筑室之內呢?這也是對詩人的一個測試。詩人答曰:“今秋接千葉,試取洛人余?!贝锛緯r,要廣植山丹,以便繼洛陽人愛牡丹后,也要盡情地觀賞一下山丹花。洛陽牡丹名聞天下,洛陽人賞牡丹已成習俗。詩人栽種山丹,大有以此同洛陽人賞愛的牡丹相抗衡之意。雖然口稱“洛人余”,細細品味其內涵,還真有點不甘臣服的味道呢?當然、牡丹,花之冠的地位不能取代,但至少,將山丹花列為山野之花,不入品流,未免不太公平吧。南宋詩人劉克莊曾于山野民間見雨中山丹,欣賞喜愛之余,感慨“可惜書生無事力,千金移入畫欄栽?!彼氲锰y了。蘇轍喜愛之余,決定廣種山丹,以實際行動打破了山丹不入品的偏見,是對山丹花的極高禮遇。這首種花詩,實際上是一首山丹花贊歌,它唱出了“群芳自不如”的強音。
上一篇:施宜生《含笑花》詠含笑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十朋《山丹花》詠山丹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