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的重要意義,你知道嗎
關于管理者的權力,一向有很多解讀。不過,變化再多,其最終的核心思想卻往往并不包含檢查權力這一項。這倒是有些奇怪了,莫非檢查權力不是管理者的權力嗎?
不是的。你可以這樣試想一下:其他團隊的管理者有權力檢查你的團隊成員的工作嗎?你的頂頭上司會繞過你直接檢查你的團隊成員的工作嗎?你的一個手下沒有你的授權可以去檢查另一個手下的工作嗎?你的手下可以拒絕你對他工作的檢查嗎?搞清楚這幾個問題,答案就十分清楚了。
“看來我是忽略了檢查這項權力。”有朋友這樣說:“可我并沒有覺得它有多重要啊?”
其實,檢查對于管理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管理者一項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檢查。
清末重臣李鴻章曾訪問俄國,并參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
很不幸,在加冕典禮上,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故,擠死壓傷2000人左右。當時,李鴻章就在觀禮臺的貴賓席上,他問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是否要將這件事如實上報沙皇,維特稱“是”。李鴻章就說:“唉,你們這些當大臣的沒有經驗。譬如我任直隸總督時,我們那里發生了鼠疫,死了數萬人,然而我在向皇帝寫奏章時,一直都稱我們這里太平無事。”見維特沒反應,李鴻章以為他沒開竅,繼續指點道:“您說,我干嗎要告訴皇上說我們那里死了人,使他苦惱呢?要是我擔任你們皇上的官員,當然我要把一切都瞞著他,何必使可憐的皇帝苦惱?”
維特沒有當場和李鴻章辯駁,但他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這次談話以后我想:我們畢竟走在中國前頭了。”
報喜不報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者干脆沒有的事情也信口開河,從古到今,國人的這些毛病并沒有什么改變。如果你是個管理者,你如果不去檢查,或者忽視檢查,那么你所知道的情況可能和真實情況相差萬里。掌握不了真實情況,如何能正確判斷?怎么可能不出問題呢?
出了問題,通常人們總是把原因歸結于技術、人員素質、經費等。其實,大部分失敗,都是源自人們沒有去檢查或是不知道該如何檢查。因此,對于這些不知道檢查為何物的管理者,提升并加強他們的檢查意識不但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在這里,我想談談關于檢查的一些個人看法。
首先,檢查直指管理的核心價值。
檢查權力是所有權力的基礎,這乃是檢查的根本價值之所在。失去了檢查權力的權力,雖然不是空中樓閣,但絕不是管理權力,因為它實際上什么也管不了了。
而且,檢查突出體現了團隊合作的價值。我們知道,管理追求的是團隊的成功。管理應該是謀求整個團隊的力量的最大發揮,而不應是淪為管理者的會心一擊、個人表演。不進行檢查的管理者,可能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得最好,也可能把工作做得非常成功,卻更可能把團隊的其他人變成跑龍套的,或是扯線木偶。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比起技術工作,檢查工作要重要得多。有許多管理者,在技術工作上下了很大工夫,卻對檢查工作不聞不問。這完全是本末倒置。事實上,技術工作實際上是和管理不沾邊兒的東西。而且,如果沒有了檢查工作,技術工作做得越好,管理者和管理核心價值的距離就會漸行漸遠,倒是會和工作失控心心相印,越走越近。
其次,檢查意識的缺乏是進度失效和質量失控的主要原因。
“人總有偷懶的時候,是吧?”“人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吧?”“人總有能力不足的時候,是吧?”“人總有忘記的時候,是吧?”如果你的團隊成員用這些理由為自己的問題來辯解,作為管理者,你會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心平氣和地接受這些理由,你難道還有別的選擇嗎?當然,你可以自嘲一句:“Oh,那種真理仿佛就站在你對面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在工作中,這些情況都是很現實的存在,無論理由是真的還是借口,都會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工作的進度和質量。管理者若是為此大發雷霆或者怒火中燒卻是不必了,這些只不過證明了一個道理——如果管理者不做檢查或者檢查不認真、不到位,到頭來進度失效將會是家常便飯,質量失控必將無處不在。
作為管理者,如果你信奉這么一條真理——要相信你的團隊。那么,還有一句話值得你當做真理信仰——沒有檢查,就沒有信任。
最后,檢查意識的缺乏是管理者失去威信的主要原因。
在一個團隊中,如果一個人出了錯誤,導致進度失效或者質量失控,當然大家會覺得是這個人的問題,估計他自己也會自感慚愧。
而在一個團隊中,如果經常發生進度失效或者質量失控,而且是由于不同人不同的原因,大家會覺得是誰的問題呢?最后又會是誰自感慚愧呢?答案不言而喻。
那個時候,大家可能還相信你的技術,還相信你的溝通能力,還相信你的知識淵博,但是,他們不再會相信你的管理能力。因為他們的親身感受告訴他們——你從來不曾管理過。
總而言之,管理者不但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還要在此基礎上,踏踏實實地檢查群眾。
上一篇:有效溝通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檢查能力的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