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堅持的成本意識,明確自己究竟要什么
有個叫畢吉爾的年輕人,在剛從事保險業的時候,事業一帆風順。出色的推銷能力,讓他在這個行業里左右逢源。
當他滿懷激情與抱負,夢想著在保險業里大展宏圖的時候,卻第一次遭遇了所有保險業職員都會遇到的問題——業績“瓶頸”。
為了能讓自己的業績得到迅速的提升,畢吉爾開始比以前起得更早,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完畢后就去跑業務。可以說,他使出渾身解數爭取不錯過每一個潛在的客戶,并說服他們購買自己推薦的保險。為了爭取到每一個可能成交的業務,他經常要三番五次地登門拜訪。可令他沮喪的是,雖然已經非常努力卻收效甚微———雖然他付出了比往常多出幾倍的汗水,可業績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那段時間,他異常沮喪,整天郁郁寡歡,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也對前途喪失了信心,甚至想要放棄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職業。
一天早晨,從噩夢中醒來的畢吉爾,仍然有些沮喪和不安。不過很快,他就平靜下來。他開始認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不斷問自己:為什么最近的工作效率越來越低了?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平日里工作的情景,很快閃現在他的腦海里:許多時候,在他多次登門拜訪,萬般努力下,客戶終于答應下來購買他的保險,但總在最后的關頭,客戶常常反悔,并說:“讓我再考慮考慮,下次再談吧。”這樣,他最終不得不遺憾地離開,再花時間去尋找新的業務。
接下來,他開始隨手翻閱自己近年來的工作筆記,并進行細致深入的研究———希望從中能夠找到答案。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一個大膽的念頭在他腦海里閃現,令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之后的日子里,他一改往日的工作方法,開始采用新的推銷策略。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創造了一個奇跡———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工作效率比以前翻了一倍多。當年,他新接待的保險業務,第一次突破百萬美元大關,一時間引起業界的轟動。
憑著自己出色的頭腦和獨特的推銷策略,畢吉爾迅速成長為保險業的推銷巨頭。
后來,畢吉爾向世人公開了自己成功的秘訣。原來,當年他從自己的工作記錄中發現了這樣一組奇特的數據,從而改變他對推銷工作的認識:在他一年所賣的保險業績中,有七成是第一次見面成交的,有兩成左右是第二次見面成交的,只有不到一成,是在第三次見面以后才成交的。而他花費在那不到一成業務上的時間,幾乎占用了他所有工作時間的二分之一。
于是,他采取的新推銷策略是,果斷放棄那不到一成的利益。這樣,他就可以騰出大量時間用于新業務的拓展。于是,他成功了。
成功有時候就這么簡單———果斷放棄你人生的那“不到一成”的部分。我們以為堅持就能勝利,有時候,堅持的成本太過于昂貴,它耗費了我們大部分精力,最后發現,我們得到的是如此之少。
生活中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有很多。如果我們一味地糾纏那些毫無意義的東西,到頭來只能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那么放棄則是一種勇氣和境界。得不到的或不該得的,就該果斷放棄。匆匆的生命有限的人生,不允許我們四面出擊,過多的分散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在大好的時光中忙忙碌碌終無所成。
與其一意孤行,倒不如正視現實,咬咬牙勇敢地放棄那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執著。當我們做出最理智的選擇,便會明白自己意志的支點,到那時一切都會變得單純而明朗。
曾在雜志上看過這樣一篇“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的文章。文章的大致內容是:火車上,一位女性不小心把剛買的一只鞋掉落到車下。在旁人等待著她的痛惜聲時,她毫不猶豫地把另外一只鞋也丟出窗外。因為她在想,反正留著一只也沒用,不如把這一只也丟出去,讓路人得幸揀到得以留用。
這則故事雖簡短、普通,但它卻給我們很多的感觸。對于這位女性的舍棄精神,不能不讓人由衷的敬佩。這種與其抱殘守缺,不如果斷放棄又奉獻他人的精神難道不是一種境界嗎?設想一下,換作我們自己,會不會堅持留著手中的一只鞋呢?
其實,成功秘訣就是在于知道自己究竟追求什么,知道如何進退、取舍,知道如何堅持和放棄。很多的時候,所謂的執著,或許只是為了能讓別人看到我們的堅強與決心,為了那句一直以來都深藏在我們心底的“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就是勝利?不否認,勝利是需要一定的恒心與毅力才能達到的。但這句話并不意味著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勝利!當面前的路被團團烈火封住,你是否還要堅持沿這條路走下去?這就是強者所具備的毅力嗎?不,這只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的所為!世界在變、環境在變,我們也需要不斷改變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一個生命背負不了太多的行囊,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我們注定要拋棄很多。果斷的放棄是面對人生,面對生活的一種清醒的選擇,只有學會放棄那些本該放棄的東西,生命才會輕裝上陣,一路高歌:只有學會放棄走出困境的煩惱,生活才會絢麗多彩。
上一篇:培養勇氣,告別唯唯諾諾
下一篇:培養感受幸福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