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以身作則提倡儉樸
漢文帝(前202—前157)劉恒,謚號“孝文帝”,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后,呂后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后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恒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死后葬于灞陵,廟號太宗。
漢文帝本來想建造一個露臺,以欣賞山水風光。他找到了工匠,讓他們算算需要花多少錢。工匠們仔細地一算,對他說:“不算多,100兩金子就足夠了。”漢文帝聽了,吃了一驚,連忙問:“這100兩金子大約相當于多少戶中等人家的收入?”工匠們大略地算了一下,說:“10戶。”漢文帝一聽,又搖頭又擺手,說:“快不要建什么露臺了,現在朝廷的錢很少,老百姓的生活又很困難,還是把這些錢省下吧。”后來,露臺始終沒有造。
漢文帝的生活十分儉樸。他即位后,身上的一件袍子,補了又補,一直穿了20年,也沒有換一件新的。他還經常穿粗布衣服,很多生活用品都是前輩皇帝留下來的,自己很少去添新的,就連他寵愛的夫人也不許穿華麗的衣服。
漢文帝十分關心百姓的疾苦,經常親自耕地種田,讓皇后也去采桑養蠶。他即位不久就下令:由國家供養8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發給他們米、肉和酒,90歲以上的老人,國家還要發給麻布、綢緞和絲綿。
妙語點睛
漢文帝的儉樸,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他在位期間,執行修養生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努力避免戰爭,減輕農民的負擔,使社會逐漸安定下來,使得他在位的23年成為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
警世良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務維艱。
——朱柏廬·《朱子家訓》
上一篇:楊震“清白”留人間
下一篇:沈約篤志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