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別人亮起一盞燈
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
——拉布呂耶爾
如果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留給人們的都是些美好的東西——鮮花、思想,以及對你來說非常美好的回憶——那你的生活將會輕松而愉快。那時你就會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這種感覺使你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你要知道,給永遠(yuǎn)比拿愉快。
——高爾基
在生活中,陌生人總是比熟人多很多,常常讓我們感到拘束和緊張。其實,給陌生人適時地亮出一個微笑,把自己的善意展示給大家,會馬上得到更多的朋友——一個充滿朋友的世界將會是多么美好!
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由于心里想著工作的事,對路也不熟悉,錯過了高速公路的出口,直到天快黑了時,我才從最近的出口下了高速,就近住進(jìn)了路邊的一個家庭旅店里,準(zhǔn)備明天天亮了再繞回我要去的地方。
那家家庭旅館是非常老式的,餐廳雖然整潔,卻很小,只有一張很長的長條桌子,所有吃飯的客人全坐在一張桌子前面。一群陌生人肩并肩地坐在一張桌子前,大家的距離都很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單獨就餐的我覺得渾身不自在,我只好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地擺弄著自己盤里的青菜。
沒過多久,我就發(fā)現(xiàn)大家都和我一樣不自在,每個人不是盯著自己的飯菜,就是假裝看著一份報紙,誰也不敢向旁邊看,生怕被人誤會自己在偷窺人家隱私,大家吃飯的動作也很小心,害怕碰到了別人或冒犯了人家的“空間”。我如坐針氈,難道我的晚餐就要在這種僵硬的氣氛中度過嗎?
于是我拿起了桌上的一個鹽罐,把它遞給旁邊的姑娘,微笑著說:“我覺得今天的青菜有點淡,您需要鹽嗎?或者您旁邊的客人需要鹽嗎?”那姑娘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馬上露出了微笑,輕聲向我說了聲謝謝,給自己的青菜加了點鹽后,又把鹽罐遞給了下一個客人,鹽罐就這樣傳遞了起來,不知什么時候胡椒罐也加入了傳遞的行列,餐廳里的氣氛也漸漸融洽了起來,大家開始有說有笑,到了快吃完飯的時候,全桌人已經(jīng)向朋友一樣談笑風(fēng)生了。
我們之間的僵硬就被一個鹽罐這樣輕而易舉地打破了,第二天分離的時候,我們熱情地互相告別,忽然一個人笑著說:“昨天的青菜其實一點也不淡嘛!”大家互相看了看,都哈哈大笑起來。
有很多人在感嘆,人和人之間的隔閡太厚,很難打破。其實,這層隔膜是很薄的,只是敢于打破的人太少了,我們總是矜持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敢邁出那一步。只要每個人都邁出一小步,就像這個故事里的那樣,一個小小的微笑,甚至一個鹽罐,就能打破隔閡,收獲歡樂。
微笑雖然簡單,但是更多的時候,也許對你來說只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會為別人提供極大的方便。
有一天晚上,我和一個朋友在路上散步,看到一男一女兩個老外正在路燈下面研究地圖,兩個人指指點點一臉茫然,于是我主動走上前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兩個人一開始有點戒備地看著我,直到確信我的確是希望幫忙時,才指著地圖上的一家飯店問我怎么走。
那家飯店我沒聽說過,不過地圖上寫得很清楚,我就按照地圖的標(biāo)示告訴他們:過馬路后向東走,就在第二個胡同里面。他們感謝了我后就直接過了馬路向我說的方向走去了。過了幾分鐘后,我才忽然發(fā)現(xiàn)附近的建筑這幾年改變很大,東邊的那幾個胡同早就被高樓取代了。
我馬上向一起的朋友說了聲“等我一會兒”,然后向那兩個老外的方向追了過去,終于追到了他們后,看到他們正在那里轉(zhuǎn)向呢。我也不知道那地方在哪里,連續(xù)問了好幾個小攤販后,才帶著他們七拐八拐地找到了那家小飯店。
等我趕回了朋友等我的地方時,他已經(jīng)很不耐煩了,抱怨我說:“你做的也太過了吧,那么認(rèn)真干嘛,他們就算找不到,頂多也就是多繞繞唄。”
我搖了搖頭,給他講了自己過去經(jīng)歷過的一件事。
那是六年前,我在日本東京旅游,在一條步行街上逛出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迷了路,怎么走也回不到來時的那條路上,那時我不會講日語,只會講英語,問了好幾個人都不懂,只好繼續(xù)問下去。好不容易問到一個懂英語的中年男子,他站住了,非常詳細(xì)地告訴我應(yīng)該怎么走才能找到我要去的地方,還告訴我怎么搭地鐵。他說的太復(fù)雜了,我根本記不住,只好讓他慢點再重復(fù)一遍,他想了想,看了看表,最后說:“這樣吧,我?guī)氵^去好了。”我連連感謝說不用了,他和我走的是完全反方向的路,怎么好意思如此耽誤人家。可是他不肯,后來竟然堅持說如果我不同意,他就不走了。我沒辦法,只好答應(yīng)了,他一直帶我走到了地鐵口,然后從那一堆站名中找到了我要去的地方,指給我去哪里買票,最后他掏錢買回去的票。
我見到他因為帶我多走了這么多路還要專門坐地鐵回去,堅持要為他買票,可是他始終不肯,一定堅持自己買了票。
就這樣,從此以后,每當(dāng)遇到問路的人,我總是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因為只有你幫助了別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別人才會幫助你。
故事中主人公的朋友覺得他為了幫助別人做的太過了,而主人公知道,相對于別人曾經(jīng)為他做的,他所提供的只是很少的一點幫助而已。正是這樣,只有經(jīng)常為別人做些什么,才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別人也會為你做什么的世界。
心靈感悟
人生就像一條長長的、漆黑的路,每個人都在路上摸索著前進(jìn),不論你自己舉著一支多么明亮的火把,也無法照亮太遠(yuǎn)的地方,可是你的火把會讓你后面的人看到前方,會讓你對面的人看清自己的來路。因此,如果在我們的路上,每個人都能為別人點亮一盞燈,那么我們的路就會遍布燈光,充滿光明。
上一篇:不要吝惜你的每次援手
下一篇:今天有點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