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才是生活的真諦
婚后不久的我接待了一個小我三屆的小師妹。
她滿眼好奇地看著這一座新城市,或喜或憂,喜的是將在這座城市扎根,充滿新奇,憂的是如何在這座城市扎根,未來迷茫。
當她踏進我的新房時,滿臉的羨慕,我承認在這樣的都市有著這樣一套定居之所算是小小的成功者,所以我并不意外于她的羨慕。
吃飯時,小師妹有口無心說著:“等以后我有了這樣的房子,我也會像師姐一樣打理完美。”
房子用“打理”兩個字讓我的心頭微微一顫,我甚至理解為“打理”生活,而不是“打理”房子。
為她安排好住所后,她開始奔波于她的生活,而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經那個年少無知的自己。
大學時代的自己并不是那種溫文爾雅的女子,也不是外表粗獷、內心細膩的女子,而是一個邋遢到極致的瘋丫頭。
寢室屬于自己的那一片空地總是夾雜著泡面和臭襪子的味道,所有能陳列的物品總是毫無章法地堆放在一起,有一次,在課堂演講臺上從課本中翻出一只找了許久的襪子,全班的哄笑聲讓我恨不得從人間蒸發。
室友曾三番五次提點我,但一番勵志后又拋之腦后,最后干脆放棄治療。
現在。
開車經過小師妹樓下時,我特意上去坐了一會兒。
進門時,不好的氣味傳入鼻中,偏頭看到鍋碗瓢盆雜亂無章,盤中的剩菜已有了發酵的味道。
小師妹嘴里不斷解釋著“最近太忙”。
剛畢業時,我也用著同樣的借口為自己的懶散辯解著,說著說著連自己都不愿意相信了,即便不相信,但有些事已然成為了慣性。
這種慣性剎車在一次同事辭職。
同事的辭職屬于一場誤會,但她沒有過多地解釋,只是表情淡定,安然如昨日。
我與同事同一天進的公司,談不上相濡以沫,但也是相互扶持,我驚訝于她的能力,也憐惜她的運氣,她總是與升職失之交臂,工資與她的能力也并不相宜,她所擁有的,一直是她努力得來的,她說她沒有太多的運氣,只能靠點滴的努力。
同事的離開讓我略感失落,忙里偷閑找到了她的住所,這里如海市蜃樓般屹立于沙漠之中——荒涼至極。
踏至同事家中,她正忙于打理她的花花草草。
我心微微顫,她曾經說的,原來她一直在做。
對于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理想的房子是在公司旁,有超市,有菜市場,最好還有一個小吃街,商場就在步行不到500米的范圍內,這樣的房子存在,但是很小且貴。
同事的理想房子卻是有著一個大大的生活陽臺,因為這樣的生活陽臺可以為她提供花花草草,而她在打理這些花花草草的時候就如同打理著她的生活。
當同事說這些話的時候,我覺得那樣的陽臺屬于生活的奢侈品。
同事住在郊區。為了滿足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比我們早起兩個小時顛簸在去公司的路上;為了滿足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做著每一餐飯來省出昂貴的房租;為了滿足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更努力地面對她的每一份工作。
生活,似乎從來不曾虧欠我們,相反,是我們虧欠了生活。
看著同事打理的家,“溫馨”二字難以言盡我的感受,“態度”才是生活的真諦。
我們總是誤以為生活給了我們什么,我們再以什么樣的態度回饋于我們的生活,殊不知,我們的態度才決定了我們的生活。
住在10平米里懶散的我們卻時常幻想著住在100平米里勤勞的另一個自己,想起來荒唐,但我們卻慣性地這樣做著。
我現在擁有的絕不是生活饋贈的,而是我一直以這樣的態度過著我想要的。
看著如出一轍的小師妹,看著我們一樣經歷的“茍且”,我啟發著她,也回顧于自己,度過眼前的茍且,才會有詩和遠方,你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眼前的“茍且”,你就會以什么樣的態度面對“詩和遠方”。
上一篇:心動不足以支撐愛情
下一篇:感激那些曾經的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