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坦蕩自由的自己
沒有善意的真實是一種冷酷;沒有關懷的真實是一種自以為是。如果不能利人利己,所謂的真實,很多時候不過是一種發泄內心不滿的方式而已,是一種自欺欺人、為所欲為的自私。
人總想給自己的行為冠以高大上的包裝,所以下次想做真實自己的時候,捫心自問,有沒有想發泄,只想滿足自己私欲的成分。
然而在生活中,還有些人在與他人相處、交朋友時,做不到完全放松,不敢釋放真實的自己,常給人以距離感,自己也會緊張、焦慮、擔憂。
與他人相處緊張該怎么辦呢?
第一,知道緊張是過去經歷的結果。
一般來說,小孩與人相處不太會緊張。如果你感到緊張,可能是在過去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受到了傷害。因為我們過去受過傷害,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會夸大這種緊張感。但現在你已經長大了,那些只是過去的痕跡。真實的自己,就是能夠與人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可以試著找三個你感到比較熟悉,對你友善的人去練習,去真實地表達自己,開始會緊張——也只是開始,一旦開始就會輕松很多,在做的過程中,自己會越來越放松,越來越自如。
第二,要知道別人愿意和你成為朋友,是因為跟你在一起感到安全、舒服、快樂。
讓人舒服的要素是:你自然而真實,同時顧及別人的需求,不是等著被肯定,被稱贊,被關心,沉浸在自己的期待或恐懼之中。其實,人在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時才會恐懼,你擁有的別人拿不走,沒有的怕也沒用。
第三,做一個傾聽者。
人都需要有聽眾,被傾聽是一件令人非常快樂的事。但很多人在與人交流時,就兩個狀態,說或者等著說。最簡單又有效的與人交流的方式是傾聽,再面帶微笑,基本就全部搞定了。
天地間忙忙碌碌的人,看似有很多的不同,其實都在忙幸福。只是有的人越忙越遠離初心,忙字的意思是心亡。我們只需要回歸初心,做真實的自己,因為這樣簡單輕松,也免了別人的猜測之苦。屬于我們的不會離去,不屬于我們的無法挽留。只要真誠地面對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便可坦坦蕩蕩、輕輕松松地擁有每一個屬于自己的日子。生命如此,便是美好!
上一篇: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跡
下一篇:六種情緒,決定你六種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