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頑童”學習
我有位鄰居,人送綽號“老頑童”。老頑童其實并不老,正當年,在寫字樓里還有一份體面工作,無須在丐幫混跡。之所以落得這樣一個諢名,是因為他太愛玩了,對什么都有好奇心。
某次,老頑童買了新的手提電腦包,價格高出同類產品不少,我們都覺得他買虧了。他樂呵呵說:“據說能防水呢,不知道真假,找機會試試!”想不到機會很快就來了!當晚老頑童加班回家,趕上了一場毫無先兆的大雨,偏巧他又沒帶雨傘,直接把電腦包往頭上一舉就沖回了家。不幸的是電腦包并不像廣告說的那樣能防水,不但包濕透了,電腦還進了水。老頑童看著進了水的電腦,說了兩句話。第一句:“幸好今晚我把重要文件都做備份了。”第二句:“哈哈,我終于有理由拆開筆記本電腦看看了!”
后面這句話險些沒把他媳婦氣死!
安慰了媳婦兩句,老頑童開始自己拆電腦,擦拭里面的配件。他雖然是個軟件高手,對待硬件卻不靈光。泡了雨水的電腦被他大卸八塊鼓搗到半夜,終究沒能平安脫離危險期,第二天還是被送去了修理部,花了不菲的維修費。老頑童依舊樂呵呵地說:“這次長見識了,知道那款包性能不好,知道電腦進水該怎么辦了。”
老頑童身邊的人無不被他的好心態所折服。
寫到這里忽然想到,我還真不清楚“老頑童”具體“芳齡”幾何。他那種對任何事都有興趣,見著什么新鮮玩意兒都想試一試的樣子,就像一個吃著糖果很開心的孩子。
現在的人們最常感慨的就是“自己老了”。女人愛對著鏡子慨嘆“芳華已逝”,男人愛拍著啤酒肚悲嘆“壯年不再”。其實,年紀都不大,而是失去了熱情,心態老了,從而萌生出一種未老先衰的悲涼之感。有這樣的情緒困擾,很容易喪失幸福感。
泰戈爾有句話說:“生命是永恒不斷的創造,因為在它內部蘊涵著過剩的精力,它不斷流溢,越出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現形式表現出來。”換句話說,保持旺盛的精力,激蕩無限的熱情,你就會有越活越年輕的感覺。
曾經流行過一篇題為《青春》的散文,作者是一位70多歲的老人。我摘抄一段如下,和大家分享老前輩的“青春秘訣”: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宏偉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如此銳氣,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則更多見。年年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
“歲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膚;熱忱拋卻,頹唐必致靈魂。憂煩、惶恐、喪失自信,定使心靈扭曲,意氣如灰。
“無論年屆花甲,抑或二八芳齡,心中皆有生命之歡樂,奇跡之誘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臺天線,只要你從天上人間接收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你就青春永駐,風華長存。
“一旦天線下降,銳氣便被冰雪覆蓋,玩世不恭、自暴自棄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實已垂老矣;然則只要豎起天線,捕捉樂觀的信號,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齡告別塵寰時仍覺年輕。”
這就是散文《青春》,篇幅并不長,卻在半個多世紀里一直告訴著我們,青春不是年齡,而是一種心境。對生活保持積極向上的熱情,對周圍事物有美好純真的期待,你的眼睛就不會泛出煩人的紅血絲,眉間就不會長出惱人的川字紋。保持年輕的心態,提醒自己“正當年”,有了這樣的人生智慧,你的生命才會越活越有味道。
讀心箴言
青春的標簽是意氣風發、敢想敢干、永不服輸、銳意進取、勤學好問……仔細看一下,這些標簽完全可以貼到任何一個人身上。甚至可以說,給自己貼上這種標簽,你就跟青春站在了一起。有這樣寶貴的青春在手,就是莫大的幸福。
上一篇:友情堡壘需要呵護
下一篇:因為愛,相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