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最需要扶貧
有人問我:為什么你會擁有那么多的錢財?我經常開玩笑說我福報大。我為什么能福報大呢?
在北京,有一個領導每次見面都會笑著問我來干什么。有一次我跟他講:“領導,我扶貧來了!”他說:“只聽說過發達地區的人到你們貧窮山溝里面去扶貧,沒聽說過山溝里的人到發達的京城來扶貧的。”我說:“領導你搞錯了,都市發達地區有很多人的知識面很廣、物質充足……,但是他們心里該有的東西太少,不該有的東西太多,精神是貧窮的,所以需要我來做‘精神扶貧’。”
他聽了哈哈大笑。
一般人認為,擁有物質后人才能活得快樂。而有信仰的人則認為,先要有精神層面的豐富,人才能快樂。對此,我先不管誰先誰后,我認為物質和精神這兩種財富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對于財富,我們佛教里叫“資糧”,也就是人活著時需要的糧食。佛陀說,有兩種糧食可以讓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叫福德資糧;一個叫智慧資糧。
福德一般指什么呢?人的長壽、健康、名利,就是我們習慣叫的福祿壽,它們和智慧合起來才叫福德。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是人活在世界上的兩個真正的依靠,一個是精神層面的,一個是物質層面的,兩者缺一不可。
布施就應該在這兩個層面上進行。尤其是精神層面上我們能夠舍,能夠給予別人很多幫助,那我們得到的會更多。
有一個人,年輕時候做生意做垮了,很多朋友把自家房子抵押出去,借錢給他重新做生意。借錢時大家心里都比較忐忑,因為把房子抵押出去不是一件小事。但是,等這個人生意再次成功以后,當初為他抵押房子的朋友們得到的就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別墅了,他們孩子的讀書費用也全部被他包了。所以,愿意幫助別人,最后得到的回饋可能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而且還不只是物質層面的東西。
當然,幫助別人不要抱著希求回報的目的。
就像我,從很多人手中得到了資糧,然后去做布施。從表面上看,是我蓋了學校,又幫助孩子們上了大學;實際上是我幫助了他們嗎?沒有。我只是把別人交給我的那部分財產施舍出去了。因為別人信任我,需要多少錢人家都愿意給,我為此而快樂,也很有成就感,很多人因為我轉給他們的錢財也得到了快樂,為此我也得到了別人的贊美,這樣想一想反而是他們幫助了我,讓我得到了很多福德。
上一篇:神通人人都有
下一篇:榮華富貴不一定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