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我不想出國,所以沒必要學英語”|否定前件
堂弟不喜歡學英語,每次談到英語的用途時,他都會搬出這樣的一套邏輯:“如果一個人想要出國,那么他就要學習英語;如果一個人不想出國,那么他就沒必要學英語。我不想出國,所以沒必要學英語。”
我們在生活中肯定也聽過與之相似的論調,甚至我們自己偶爾也會在不經意間冒出這樣的話。可不得不說,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邏輯謬誤,即否定前件。
什么叫否定前件呢?在“如果……那么……”的論證結構中,“如果”的部分是前件,“那么”的部分是后件。通常來說,前件是來證明后件的,且兩者不能顛倒。
以堂弟的那番話來說,“如果一個人想要出國,那么他就要學習英語”,這是一種肯定前件的推理,即“因為想要出國,所以要學習英語”。謬誤的產生,往往是肯定后件,常常使用后件來推倒出前件;或者是否定前件,得出與后件相反的結論。
(×)肯定后件:因為他學習英語,所以他一定是想要出國。
(×)否定前件:因為我不想出國,所以沒必要學英語。
從本質上說,肯定后件與否定前件是一致的,都是說話者用來混淆視聽的。我們很容易就能夠發現這里存在的問題:學習英語的人,一定是想要出國嗎?不想出國的人,難道就沒必要學習英語嗎?除了出國以外,工作和旅行不也需要英語嗎?抑或者,有的人就是單純喜歡英語,也是可以去學習的。
否定前件之所以說不通,是因為它只給了事件一個原因,而這個事件通常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然而,這個謬誤卻自動排除了其他可能的原因。
我們可以再看下面這個例子——
“如果我吃太多,就會生病。因為我沒有吃太多,所以我不會生病。”
吃太多與生病之間,有直接的關系嗎?生病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淋雨著涼了,可能是被傳染了流感,還可能是突發意外,這些都可能引發疾病。
在“如果……那么……”的論證結構中,我們可以肯定前件,也可以否定后件,這都說得通。但是,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就會出現謬誤。
以這一論證為例:“如果他游得太慢,就會輸掉比賽。”
(√)肯定前件:“因為他游得太慢,所以他會輸掉比賽。”
(√)否定后件:“因為他沒有輸,所以他游得不是太慢。”
第一種論證方式叫“肯定前件假言推理”;第二種論證方式叫“否定后件假言推理”,這兩種方式都是有效論證。但如果是下面這樣的形式,就屬于謬誤了。
(×)肯定后件:“因為他輸掉了比賽,所以他游得太慢。”
(×)否定前件:“因為他沒有游得太慢,所以他沒有輸掉比賽。”
思考一下: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盡然。
輸掉比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身體不舒服,無法發揮出正常的水平;也可能是遇到的對手太強,他盡力了,游得比平時都好,但結果還是輸了,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再者,就算他沒有游得太慢,也不一定就不會輸掉比賽。原因同上,萬一他中途腿部抽筋了呢?萬一他因身體不適放棄比賽了呢?這些意外狀況,也都是有可能發生的。因此,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都是會出現邏輯謬誤的。
上一篇:“如果你不想被開除,就得遵守這一規則”|訴諸勢力
下一篇:“所有的科萊特人都是說謊者”|羅素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