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現象折射信仰缺失
報道稱,“道長”李一吸引包括馬云在內的上萬名商界弟子登縉云山“閉關修煉”。其實企業家并不一定信李一,比如馬云就說,只是找個地方清凈。這反映企業家盲目跟風,精神迷茫。
塵世的喧囂、社會的浮躁、市場的角逐,讓企業家們不得安生。他們盡管腰纏萬貫,肥得流油,但精神空虛,無所寄托。他們總是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坐標,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隨波漂流。很多人如一群惶惶然不知如何自處的經濟動物:他們選擇了求富的道路,卻沒有選擇牢靠的信仰。
無錢時,生計無著落,可能會鞭策人們風里雨里去拼命掙錢,但掙了錢的人需要安定,他們就會努力去尋找一種能給予精神安逸的載體——信仰。于是,他們依據自己的人生閱歷、文化素養、職業成就、價值觀念、生活環境等因素,為自己也為家族企業的發展而選擇信仰。于是,文憑包裝、二奶公證、陰陽風水、趙公元帥、關公老爺、太上老君、王母娘娘……均在他們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信仰選擇之中。而且他們的信仰跟風走,哪樣時髦就緊跟哪兒。當“文憑熱”蔓延時,企業家們紛紛躋身高等學府去鍍金,博士的帽子花點兒錢就能戴上;當“養生熱”鬧騰時,企業家們又拜倒在李一、胡萬林、劉太醫、張悟本的腳下,任憑他山吹海侃,心生虔誠。
即便是像馬云這樣站在IT時代前列、引領時代潮流的風云人物,也在精神彷徨中尋求“清凈”,馬云在縉云山曾閉關八天,手機不開,電腦、書籍都不看,不與人講話,也沒有眼神交流。恰似看破紅塵,想在李一大師點撥之下,從道學中領悟點兒什么。
想當年,馬云是何等的壯志凌云。1999年春節前,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在北京一家小酒館,馬云和18個手下人(就是后來阿里巴巴的18羅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直到醉眼蒙眬,然后手挽著手唱《真心英雄》,那場景十分悲壯。晨曦初露,馬云提議去八達嶺爬長城。蜿蜒的長城濃縮著厚重的歷史,觸景生情,終于有人忍不住號啕大哭,“為什么我們付出那么多,卻什么也都得不到?”馬云無言以對,他忍住悲慟,發誓要建立一個讓所有中國人都為之驕傲的網站。晚上8點鐘,馬云和18個共患難的兄弟姐妹擠上北京開往杭州的列車,揮手南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創業拼搏在向他們熱切地召喚。
10年過去了,馬云成功了。可從八達嶺到縉云山,馬云的精神世界發生了太大的變化,變化得讓人捉摸不透,不可理喻。八達嶺的萬丈豪情不見了,縉云山的迷霧卻纏住了馬云。
這一切的表征歸根結底是企業家信仰的左右搖擺。
守住企業家的理想,讓精神領地開滿鮮花,就不會跟風盲從,不會被李一牽著鼻子上縉云山。
(蔡恩澤)
上一篇:有愛,便不會煩惱
下一篇:活在當下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