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各體兼善的書法
至元代1301年的時候,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被元代大德皇帝鐵穆耳任命為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并拜為翰林侍讀學士。
這一天,趙孟頫正在辦公的房間內非常憂郁地坐著。他這個宋代皇族子孫被元代供以高官,遭到世人很多的非議。趙孟頫無法與這些人進行溝通,只能從書法與字畫之中尋找一些慰藉。
趙孟頫翻閱著手中的書卷,從文字與繪畫之中尋找著樂趣。趙孟頫喜歡蘇東坡的詞賦《赤壁賦》,更喜歡“二王”的書法。他真的希望自己可以終日沉浸在詩詞歌賦與書法之中,痛痛快快的享受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
可是趙孟頫卻發現這個時期的書法已經變得狂躁起來,此時的書法家毫無選擇的繼承了宋代末期書法家那種放縱恣肆和粗獷狂野,簡直是讓書法走入了歧途。
為了讓書法與繪畫回歸正軌,趙孟頫感覺到此時必須要有人站出來,重新讓書法與繪畫找回魏晉時期的風骨以及唐代時期的法度,不但如此還要有選擇性的繼承宋代書法的尚意。
趙孟頫所講的“意”是指掩藏在古法之中的意,是有意之“意”,刻意之“意”,如果這里的“意”變成了“無意”,那么就是不講傳統,便會誤入歧途,破壞藝術發展的自身規律。
趙孟頫仔細地思考著眼前這個時代書法與繪畫的缺點,在心中認真思考著該如何扭轉在書法與繪畫發展道路上的不正之風。
終于趙孟頫想出了辦法,他準備義無反顧地站出來,扛起文化的大旗,旗幟鮮明地將自己對書法與繪畫的看法與立場公布于眾,與宋代末年那浮躁的書風與畫風做最堅決斗爭。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法家都對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之中。
趙孟頫信仰佛教,與夫人管道升同為中峰明本和尚的弟子。他精通音樂,善鑒定古器物,其詩清邃奇逸,書畫尤為擅名,篆籀分隸真草書俱佳,以真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
趙孟頫書法早年學習宋高宗趙構“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書法,中年學“鐘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
趙孟頫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鵠、鐘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
后來,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趙孟頫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期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也很非常風行。
上一篇:藝術天才畢加索
下一篇:邊壽民品評富商畫